每週文章

Go Home

商人治國

日期:1月22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中國最著名的商人治國,是戰國時期的呂不韋。他扶助秦始皇的父親嬴異人做國君,目的不是那麼高尚,只是當一盤生意來做。《史記》記載了一個故事。呂不韋問他父親:「耕田的利潤可以得到幾倍﹖」「十倍。」父親答。

「販賣珠寶的利潤可以得到幾倍﹖」呂不韋再問。

「一百倍。」

「如果扶立國君,掌握國政,利潤可以得到幾倍﹖」

「無數。」父親說。

於是呂不韋決定在異人身上投貨,他認定異人是個好商品,可以屯積起來,將來賣出好價錢,這就是「奇貨可居」的典故。

 

  特朗普就任總統,有人說他是商人治國。他應該不會像呂不韋般,選總統是作為個人投資。不過,他治國的作風,很多人認為就是一個商人在為自己的客戶(就是所有美國人)爭取最好的交易(deal),所以他說,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喜歡他,這是資產,不是負債,有什麼好膽心的;日本、韓國、歐洲如果要得到保護,就要交保護費;中國要台海局勢安定嗎?沒問題,在匯率上讓美國喘喘氣,提高美國貨的競爭力,有生意可做,你要幾安定就幾安定。總之,「什麼都可以談。」這是特朗普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美國一直以世界的良心自居,她的外交政策就是把以自由為首的價值觀散佈全球。[1]如今特朗普上場,會否以商人的務實改變一切,世人仍拭目以待。


[1] Henry Kissinger, World Order, Penguin Press, New York, 2014, pp.234-75.







起步

日期:1月15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神學是甚麼?就是認識神的學問。神學其實並不深奧,所謂深奧和顯淺的差別,在於人用甚麼語言去講神學。只是由於現代人做學問要符合當代學術的要求,於是在寫文章的時候,往往使用定義清楚、規範性強的詞語和句法,導致可讀性低,因而覺得深奧。

 

  倘若你看過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家的神學論文,那種親切和平易近人(當然是與今天的論文相比,神學文章總歸不是小說),仿如在湖邊草地享受野餐的樂趣。已故的楊牧谷牧師就想打破近代西方神學論說的巢臼,以輕鬆的方式介紹神學和教會歷史,但要真正普及,我們還得向科學普及文學學習吧。

 

  說遠了。要認識神,該從那裡起步?近代神學受上世紀著名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影響,以神的啟示,即神的自我介紹(就是聖經記載神在人類歷史中的行動和說話),作為認識神的起點。

 

  另一個起步點(若用學術語言,起步點就要叫進路了),就是宗教改革時期強調的,從醒覺人是敗壞的這一點開始。人知道自己沒辦法救自己,才會尋求幫助。加爾文在他的神學巨著《基督教要義》中第一段就說,除非人對自己不滿,否則不會尋求上帝。馬丁路德更直率的指出,人敗壞到一個地步,說人有自由意志去尋求上帝,根本是幻想。

 

  從啟示出發認識神,是上而下;從人自己的壞敗認識神,是從下而上。兩個方法都可以。其實兩種方法可以兼容,當我們用痛悔謙卑的心讀聖經,就是認識自己的敗壞去領受神的啟示。





功德

日期:1月8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要說宗教改革時期教會(後來的天主教)與新教(基督教)之間的差別,最重要的無疑是對功德的態度。所謂功德,就是人透過做善事,取得神的認可和喜悅。若人透過工作和善行得到神的悅納,那麼耶穌基督的代贖就變成可有可無了。這是宗教改革的人士極力攻擊的一種說法和做法,當時不少有錢人藉捐獻起教堂、聘請人抄聖經、為已逝親人舉行超度彌撒、支援教皇對外戰爭等方式,積累功德。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表面的功德,是虛偽和無用的。但若有人謙卑真誠,盡力賙濟窮人,他的善行應該算是功德吧?回答這點,還有的人會說,由於人不完美,即使我們做多少功德,但人總會犯錯犯罪,功過是不相抵的。不過,宗教改革家根本不會循這方向思想問題。他們乾脆說:任何人做的任何事,如果他認為自己做了善事,都是致死的罪!

 

  馬丁路德認為,在神面前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應以敬畏神的心戰戰兢兢地去做,若認為自己所行的是善事,足以取得神的悅納和贊許,這是將榮耀從神身上剝下來給自己戴上,這本身就是不可饒恕的罪。他引述使徒保羅的話說:神的義在律法以外顯明出來」(羅三21)、「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羅五20),任何人要藉着滿足神已表達的心意(即律法)去得到神的認可(稱義,算為無罪),是違背聖經。[1]既然神說世上沒有一個義人(羅三10-12),那就真的沒有,人不要妄想企圖攀着律法,去爬上自己不能到達的階梯。


[1]海德堡論證(Heidelberg Disputation)第1和第7條,Martin Luther’s 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Ed. Timothy Lull, 1989, Fortress Press, Minneapolis, p.33 & 37.







真理 . 溯源

日期:1月1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教會今年的主題是「真理溯源」。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相傳德國教士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把他對信仰理解出來的九十五條網領(簡稱「九十五條」),釘在德國威登堡大教堂的門上,要求公開辯論。

 

  「九十五條」的正式名稱是《關於贖罪券的意義及效果的見解》。當年羅馬教廷開始一次特別大規模的贖罪券出售,有兩個因,一是教廷需要建造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另外,一位名叫阿爾布特的主教為了要做某地樞機主教,借了很多錢向教皇利奧十世買官。教廷授權阿爾特在他的牧區出售贖罪券,所得雙方平分,當然對外只稱是教堂。[1]教會當時有煉獄的觀念,人一生若過大於功,死後要到煉獄受苦。一般的贖罪券有年期限制這次出售的是特效贖罪券,可以贖買過去犯罪的所有刑罰,加上大規模的「促銷活動」,遊行、演講,即時引起轟動

 

  馬丁路德一直痛恨教會的腐敗,對這次販賣贖罪券忍無可忍。「九十五條」中的第五十條這樣說:「必須訓示基督徒,假若教皇得知贖罪券兜售者的勒索行為,他寧肯將聖彼得教堂焚為灰燼,也不願用其牧群的皮、肉、骨來建造它。」「一石激起千重浪」,教會改革運動風起雲湧,新教(基督教)成立,不滿教廷的歐洲國家保護改革者和新教,與天主教國家進行了三十年的戰爭,除了真理和信仰辯論,說不同語言的民族國家也乘時而起,因戰爭而死亡的人口達30%,今日歐洲的政治和宗教格局,就是宗教改革的結果。溯源,除了知道這段歷史,還要了解當時真理的爭辯是甚麼。


[1]維基百科,《九十五條論綱》。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