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陰謀論

日期:12月18日 2016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後真理時代」重視感受多於事實,也因此,陰謀論愈來愈有市場,我們不再用事實去核證某說法是否正確,而是簡單地或懶惰地接受一個講得通的故事。我們喜歡陰謀論,因為人是愛聽故事的動物。

 

  在以前的好幾篇的文章中,我都引述過心理學家卡利文的著作《快思慢想》(Daniel Kahnem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卡利文憑他對人們如何作出選擇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於諾貝爾獎沒有心理學獎,也沒有數學獎,很多這得到經濟學獎的學者本業都不是經濟學家,而是與消費行為關係密切的心理學家和數學家)。在他的著作中,卡利文提到人的思想有兩個系統,他就簡單的稱之為系統一和系統二。系統一滿有創意,很多的聯想、日常生活的快速決定,自然反應、第六感等都由它主宰;而系統二則處理計算、深入閱讀、邏輯思維等複雜事務。所以,一般日常生活,例如閒談、購物、看電視、打機等都由系統一處理。系統一很有效率,從很少的資訊中就能作出快速的決定,以應對急速的生活節奏,而且在大多數的情形下都能作出明智的選擇,但也因此,它只需要很少的資訊,就能夠下結論。

 

  系統二其實是用來監察系統一所作出的結論是否正確,它要作出很多準確的計算和邏輯思考運作,也需要集中精神處理大量資訊,批閱文件等,很耗費精力。因此,我們不太喜歡使用系統二,而當系統二正在努力工作時,它也沒空照顧系統一,於是會任由系統一去處理一些不需集中精神的事務。街談巷議(即民意)屬於系統一的處理範圍。卡利文說(《快思慢想》87頁),人的特性是接受一個完整故事,而不喜歡處理複雜資訊,反而資訊愈少,我們更容易把故事串連起來,而且更堅信自己的結論正確。在這個後真理時代,網上標題式資訊充斥,事實變得不重要。Post-truth這個字指出這個世代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特徵:我相信甚麼,就是甚麼。一切辯論變得毫無意義





後真理時代

日期:12月11日 2016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字詞是生活的反映,近年新增的很多流行字詞,例如「升哩」、「DQ」等,用途廣泛,涵蓋遊戲、教育、經濟和政治。以一個字或詞來概括某一年的社會趨勢或熱潮,始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今年國際上最熱門的一個字詞是什麼?牛津字典挑選了post-truth,翻譯成中文可以叫做「後真理」。

 

  過去一年,國際政壇上有兩件大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英國公投脫歐,以及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勝出。牛津字典說,「後真理」這個詞,最早出現於1992年,斷斷續續有人使用,但今年英國脫歐後,它的使用率是去年的二十倍。牛津字典這樣解釋post-truth:「它是形容詞,用以描述在製造輿論方面,客觀事實及不上煽情。」(It is defined as an adjective relating to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emotional appeals.)

 

  更甚者,這個詞也暗示,民眾已經不信任、沒興趣或沒能力研究客觀事實,轉而相信網上各種捕風捉影的傳聞和陰謀論,例如被DQ的兩名立法會前任議員原來是死忠建制派,引清兵入關,為釋法舖路。事實當然無從得知,我想沒有人可以提出什麼證據,但在後真理時代,很多人情願相信這類陰謀,而不接受釋法是針對青年新政兩位前議員的莽撞行為作出的回應,至少在客觀上,這是一個事實。

 

  所以在美國大選期間,facebook充斥假新聞;討論政事的香港網台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各種理論、分析和謠傳滿天飛。陣營決定一切,很多人以為自己有獨立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但原來一直被本身的立場綁得死死的。網上資料傳播限制着我們對客觀事實的仔細分析,在社交場合若要搭一把嘴,就只能靠網上傳聞,這是「後真理」這詞對時代的反映。







作繭自縛

日期:12月4日 2016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教宗方濟各上月底宣佈,容許普通神職人員有權力寬恕墮胎的罪。在以往,只有主教和教宗特使有這種權力。教宗說,沒有罪是神不能赦免的,但問題是,為什麼到今天才作此安排?

 

  很多人曾經問過我,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麼分別。單是上面這個消息,就顯出了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一項重大分別。首先,誰有權赦罪?只有神有權柄赦免人的罪。天主教當然也同意這點,但在實際操作上,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卻仿如做了神的代理人,就好像影星、歌星的經理人,有什麼問題他們說了算。影星歌星還可以在合約結束時把經理人辭退,但教宗卻是終身聘用,他自己不走沒人可以趕他下台,教宗的話就是神的話,因為在1870年的一次主教會議上,確立了教宗無誤論:就是教宗在任時,他對基督真理的解釋和應用是不會有錯的(私事上仍會有錯)。

 

  這個教宗無誤論,就好像一個金剛圈,緊緊的箍住天主教所有信眾和神職人員的思想和言行,比方以前有一位教宗頒下諭令,天主教徒不能避孕,因為性愛不是為了個人歡愉,而是要繁衍後代,這諭令為很多家庭做成極大的困難,而全球人口膨脹,不多不少與此有關。一位前任立法局議員妻子都是天主教徒,他們有四名女兒,他親口跟我說,就是由於不能避孕,所以才會生下四位千金,弄得如今找價錢適合又夠寬大的房子相當困難。但由於教宗無誤,要推翻以前任何一位教宗的謬誤,都是極為困難的。無誤,真是作繭自縛。

 

  人怎能無誤?天主教將真理的解釋放在一人身上;相反,基督教一直認為,聖靈幫助我們每一個信徒去理解聖經,愈多人讀經,愈多人提出對聖經的見解,真理會愈來愈清楚。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